竺彩华
竺彩华 教授、博士、研究员
本科、硕士专业:国际贸易与金融,东北财经大学
博士专业:世界经济,北京师范大学
主要研究方向:国际贸易与投资、东亚经济合作、中美日经济关系
主要讲授课程:国际经济学、世界经济概论 、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与经济外交、国际贸易与投资专题研究
工作经历:
1997年4月——2005年12月: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助教、讲师。
2005年12月——2012年12月: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教授。
其中:
2004年12月——2007年12月:外交学院世界经济教研室主任
2007年12月—2009年9月: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
2009年9月——2010年7月: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
2010年12月——2013年11月: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副院长
2012年12月——2017年6月: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教授
2017年7月至今: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
主要学术成果:
论文:
年份 | 成果名称 | 杂志、报纸 或出版社 | 月/期 |
2013 | 当前亚太经济形势的新特点 | 和平与发展 | 4 |
东亚经济合作的新抉择:TPP还是RCEP? | 和平与发展 | 2 | |
东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融资-问题与对策 | 国际经济合作 | 10 | |
2012 | 西方世界深陷三重危机 | 和平与发展 | 1 |
东亚经济合作何去何从——从中美日经济实力变化谈起 | 外交评论 | 1 | |
快速变化的东亚经济格局 | 东南亚纵横 | 10 | |
亚太区域合作新趋势及其应对 | 国际经济合作 | 2 | |
Where is East 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Heading for: Starting from the ups and downs of Economic Strengths among China, the US and Japan | 印度尼西亚大学“崛起的中国和东亚的未来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,2012年 | ||
对中国投资环境的再认识 | 国际经济合作 | 12 | |
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现状及发展前景 | 国际经济合作 | 7 | |
2011 | 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(2011),撰写第十章 | 经济科学出版社 | |
中美日三边经济关系:新世纪,新变化” | 和平与发展 | 2 | |
‘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’成因解析 | 国际经济合作 | 3 | |
北京市政府在利用外资中的作用 | 外交学院2010年科学周论文集 | ||
外企的“新命题” | 中国外汇 | 6 | |
激变:中美日经济实力对比 | 世界知识 | 7 | |
2010 | 中美相互直接投资研究 | 国际经济合作 | 2 |
中美经济关系: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后危机时代的走势 | 《和平与发展 | 3 | |
遏制与合作:美国对华经济政策解析 | 外交评论 | 6 | |
2009 | 东亚投资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研究 | 亚太经济 | 10 |
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和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| 和平与发展 第二作者 | 4 | |
2008 | 海外投资:国家战略意识与企业行为准则 | 国际经济合作 | 6 |
海外投资中的国家战略意识与企业行为准则 | 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 | 4 | |
世界粮食危机对东亚的影响及其应对 | 国际经济合作 | 8 | |
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中的FDI因素研究 | 世界经济研究 第一作者 | 10 | |
2007 | 重新审视世界市场——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经营的非商业性壁垒及其应对 | 国际经济合作 | 10 |
FDI的就业效应研究2007年6期 | 国际经济合作 第一作者 | 6 | |
FDI对中国经济的外部均衡效应研究 | 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-外交学院2006年科学周论文集,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12月 | 12 | |
2006 | 东盟复苏 企业如何应对 | 中国财经报 | 7月7日 |
国际零售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 | 国际经济合作 | 10 | |
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| 银行家 | 12 | |
2005 | 民营企业投资东盟:现状、条件及建议 | 国际经济合作 | 7 |
园区网络:东亚投资合作的重要载体 | 国际经济合作 | 10 | |
软环境影响跨国经营的案例分析及探讨 | 对外经贸实务 | 3 |
著作类:
专著:FDI外部性与中国经济发展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8。
主编:FDI与中国经济增长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9。
副主编:现代世界经济论纲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2。
译著:国际市场营销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2。
参编:中国对外经济关系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9。
参编:中国经济外交论丛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09。
参编: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0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0。
参编: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1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1。
参编: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2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2。
参编:China External Economic Relations,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,2012年
参编:中国经济外交年度报告2013,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3。
2005年以前的主要科研成果:
1. 参编《国际贸易》1996年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,承担部分:第十章 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
2. 副主编《 最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》199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,承担部分:第二编 国际营销
3. 参编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》1998年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,承担部分:第六章 中国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
4. 作者《转移定价——中国海外兵团的制胜法宝》发表于《对外经贸实务》97.7 (原件丢失,只能提供复印件一份)
5. 作者《论我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选择》发表于《投资研究》97.8
6. 作者《跨国公司不是天使,亦非恶魔》发表于《中国外资》97.8
7. 作者《泰墨金融危机比较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》发表于《外交学院学报》98.1
8. 作者《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战略选择》发表于《对外经贸实务》98.9
9. 译者《国际营销学》99.11 原著:《International Marketing》 by Jeffrey Edmund Curry
10.作者——《外国政府贷款新动向与利用方式探讨》,发表于《对外经贸实务》2001年第7期,此篇论文在外交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论文三等奖。
11.作者——《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劣势和对策》,发表于《外交学院学报》2001年第四期,此篇论文同时被收于《2001年外交学院科学周论文集》。
12.作者——《信用证垫款:商业银行的“百慕大”?》,发表于《国际经济合作》2002年1月。
13.作者——《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》,发表于《对外经贸实务》2002、2。
14.作者——《利用外债的市场风险及防范》,发表于《对外经贸实务》2002、7。
15.合作作者——《信用证诈骗与防范》,发表于《国际贸易问题》2002、6。
16.作者——《中国汽车行业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其思考》,发表于〈对外经贸实务〉2003、10。
17.作者——《中国利用外资新特点及其思考》,发表于〈外交学院学报〉2003、3。
18.作者——《谈中国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》,发表于〈外交学院学报〉2004、1。
19 副主编——《解析全球经济》,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。
20作者——《中国利用外资探讨》,已获外交学院科研立项。
21 合著作者——《商务谈判》,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
22作者——《中国——东盟相互投资:特点、问题与前景》,《国际经济合作》2004、12。